今天來分享我執行四週了的低碳日實驗。
先說結論:
經過4個禮拜的實驗下來,
我的體重跟體脂都沒有顯著下降,
上禮拜天執行第四次,
這禮拜六測量得到肌降脂升的結果,
我很沮喪。
具體數據↓
體重(kg):+0.1、-0.2、-0.4、-0.1
肌肉(kg):+0.1、持平、+0.1、-0.4
體脂(%):持平、-0.2、-1、+0.8
而且伴隨著低碳日一起執行的是我禮拜六大吃day吃的熱量也有調低,
本來都吃超過3000kcal改成吃2500kcal左右,
所以我也不知道這數據是低碳日還是日均攝取熱量降低的成果。
而我為什麼要做低碳日的實驗呢?
無非是鑑於感覺自己每天吃的碳水好像都太高(>200g/day),
加上自己膽固醇也紅字,
在猜是不是碳水都吃太多以致於膽固醇過高?
且最近又剛好展開跟chatGPT閒聊哈拉的緣分,
我諮詢飲食熱量相關的問題後他teaching我很多,
就順勢而為了。
雖然知道GPT也會出錯,
但我沒想到他會錯這麼多---
第一、二週時我都參考他給的菜單,
殊不知光吃完中餐我的蛋白質就已經吃到120g,
以致於晚餐只能吃油、青菜、堅果,
是也吃得飽但就是心靈感覺很匱乏。
所以第三週起我就自己抓份量了。
↑低碳日菜單,
早餐:無糖杏仁奶+糙米蛋白粉、雞蛋+橄欖油、堅果、水果、奇亞籽;
運動完補充:無糖杏仁奶+糙米蛋白粉、堅果;
午餐:花椰菜+肉+橄欖油、堅果;
晚餐:花椰菜+肉+橄欖油+mct油、無糖杏仁奶、小蕃茄。
都有把碳水吃在低於50g(這是samsung health的數字,myfitnesspal會高一些)。
而低碳日這樣實驗下來,
我覺得最難的是喝糙米蛋白粉+無糖杏仁奶---
有夠難吃!
第一週剛開始要泡時還因為粉太輕而弄到一肚子火,
而且還攪不散感覺像在吃土;
所以我參考網路後入手IKEA的打奶泡器,
第二週有了奶泡器的加持後就比較勉強能入口了。
而比較正面的評價的話應該就是可以吃很多堅果,
跟吃熱量比較高的肉(如:鮭魚、帶皮雞腿排等);
至於需要吃比平常要多很多的油對我來說沒有適應的困難,
少吃碳水後用油脂增加飽足感很合理。
---
我應該會持續到把糙米蛋白粉吃完為止(買了900g的份量有夠大罐😓),
又或者我真的養成習慣後就這麼成為週日routine也說不定。